长大了,蓉蓉却越来越懒.
姥姥好好地哄,许以甜甜,歪歪,干干都不为所动.
一律以"嗯..."拒绝.
最后上来高兴了才喊声"爸爸妈妈".腔调有时是普通话,有时是平阴话,有时又带点港台腔.
姥爷告状说"你闺女越大越懒了,每天上街不是抱抱,就是背背,就是不愿意自己走."
本来周日想让姥姥带蓉蓉来济南住几天,姥姥嫌时间太短没有成行,蓉蓉妈想蓉蓉想的不行啦呵呵.
上回的对话现在有了后续,对话内容延长了.
姥姥"妈妈挣毛儿给谁花?"
蓉蓉"盈(蓉)盈(蓉)."
姥姥"给蓉蓉干什么?"
蓉蓉"买干(饼干),甜甜(糖)"
蓉蓉妈说估计每回打电话都问这个蓉蓉都烦了吧.我想说不定是吧:-)
蓉蓉现在如果没有姥姥说妈妈给买甜甜的诱惑都懒得喊爸爸妈妈了...
转眼要过去一个月了,蓉蓉说话能拐个小弯儿了,会说“爸爸来”,“蓉蓉想”。
中午和同事吃饭去的路上,同事说“你闺女长这么大了,走路真硬实,传到网上成小明星了”嘿嘿,心里美。
想想就有些迫不及待,准备好相机拍闺女的范儿。
下午心血来潮,对几个搜索网站进行了摸底,对日志的两个重要的词"蓉蓉"和"叶落"进行了搜索,其中重点在GOOGEL上,百度的商业味道太浓了,而且经常砍脑袋,所以对百度已经失去信心了(对日志也没信心了).
"蓉蓉"出现在谷歌第一页第八位,作为一个不热门的搜索词,我很欣慰了,"叶落"出现在第二页第九位,我也很高兴,因为叶落较蓉蓉来说搜索的次数更多一些.
这就是在没有有意为之的情况下,日志的收录情况,我简单分析了一下,应该是由以下两点做到的:
1,坚持原创,虽然没有人来访问,寂寞中我依旧执着的写点东西,内容不吸引人那另当别论了;
2,网站的稳定,以前是用BO-BLOG的,现在转了WP,发现WP的一个好处:不管文章链接是动态的还是伪静态,固定链接方式变了地址变了但是搜索引擎上原来的地址仍然能够准确的找到文章固定链接改变后的页面,这保证了网站的连续性,上周对更改固定连接的疑虑也打消了;
结合了网上学习到的优化方法,还要有以下方法,我下一步准备尝试:
1,增加标签的应用,前面长久以来忽略了这一点
2,多写一些靠谱的东西,什么最新的电影啊,最新的游戏,最火的事件,反正什么受关注就些什么...其实这背离了我当初的初衷,我主要是写给自己的看的,但是也渴望别人看,被认可或是多点互动.这里我做的不好的就是内容了,没有扎实过硬的某一方面的专长,不能说独一无二,连起码的"可以为师矣"都达不到.说到底就是吸引人,家常里短的内容是白搭,但是复制来复制去的东西也无需劳心费力了,想突围太难了.
最近给闺女打电话发现一个问题,正月里还是奶声奶气的一声"妈妈"现在喊成了三声的"妈妈",听了似曾相识,昨天晚上跟媳妇研究了一会,最终得出结论,闺女去了一趟招远,学了几句烟台话回来.
其余的话是学了姥姥的,已经初具平阴腔调了,平阴就